拖着疲惫不堪的身躯,在北京工作的陈珂已经顾不上纸箱子是否结实,一坐了上去。看着眼前杂乱无章的箱子们,她心里顿时生起无数的烦恼。
相比于之前三次租房的经历,新近这一次还算顺利。虽是如此,可每一次找房、租房以及退房,都像某种病痛一样,折磨着陈珂的身心。
看房子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中介,对于陈珂来说,与中介相处的日子是她一年里最不堪回首的记忆,而今已是第四次。
时间退回到2014年的冬天。彼时,滑雪、滑冰等冬季运动还未像如今这般火热,可租房市场却已是一片红火。
据统计,目前,中国约有1.6亿人在城镇租房居住,占城镇常住人口的21%,主要以外来务工人员、新就业大学生等群体为主。
刚刚就业、首次在北京租房的陈珂既兴奋又懵懂。虽说最后还是租到了一个自己较为满意的“家”,可那段经历也始终记忆犹新。
“户型、朝向等问题我是一概不知,最开始找房子的时候,我都不知道从何下手,只能任听中介的话。”陈珂笑着说道。
在陈珂看来,租房既是一种体验,也是一门学问。当时的她就像是一名即将入学的新生,而房租便是她进入“租房课堂”的学费。
“有种找到救世主的感觉。”想起当年的经历,陈珂不免感觉到,当时的自己在那些“经验丰富”的中介面前是何其的幼稚。
当时,在看过几套房子之后,陈珂还是没有找到心仪的。每次看房的时候,陈珂的脸颊都会被冬日的寒风吹得干燥而红痛。
尽管如此,陈珂还是希望找到一个干净、安全、独立又相对便宜的房子。正值此时,陈珂的大学同学吴宏无意间得知了她租房的消息,便打电话来询问。
“他想与我一起合租,省钱又能相互照应。”当时的一通电话差点改变了陈珂的租房形式,但后来因为工作和私人原因,陈珂还是放弃了合租。
“房租每个月1000多元,是中介将客厅与厨房隔离开来分出的一间房,面积小得只能勉强放下一张床。”看到同学所租房子的性价比,陈珂心里开始有了自己的盘算。
吴宏家住在北京市密云区,刚参加工作,公司位于国贸附近。在联系陈珂前,他已经看过很多套房子,不是价格无法承受,就是房子条件难以接受。最终,实在是没有办法,他才选择了这个隔断间。
“房租3200元,户型是一个大开间,有独立卫生间和阳台。”最让陈珂满意的是房子干净,装修也算精良,周边环境比较安静。由于是酒店式公寓,整个小区都没有燃气和暖气,只能用电来保障基本生活。
在看过很多房龄比自己的年龄还大、其装修根本无法正常居住的房子之后,陈珂很中意这个大开间。在询问过中介后,陈珂开始了最令她头痛的砍价环节。
由于是熟人介绍,这位中介将原本是一个月租金中介费降至7折,也正是因此,他不想再在房租上有任何优惠。
就这样,陈珂以3000元每月的价格租来了位于北京市望京地区某的第13层开间一套只有35平方米的家。
陈珂微信联系到中介,希望还能找到类似的房子。可她收到的回复却是“今年房租比去年上涨了”,类似条件的房子,每月房租已上涨到4000元以上。
“我便接着问他,要是续租需要多少钱。”据陈珂回忆,当时中介给出了4300元的价格,并且还附带了一句“房租可谈”的“废话”。
陈珂既无奈又别无他法,只能拜托中介再找找有没有其他合适的房源,将希望完全寄托在这个假想的“救世主”身上。
“中介他不可能帮我解决租房问题,我也不应该在租房的时候只联系一个中介。”陈珂对此仍旧后悔不已。
“找到合适的房了么?”陈珂压抑着自己心里的愤怒,电话那边还是那冷冷的一句“还在找,合适的不多”。
陈珂的朋友赵丽丽得知此事之后,顾不上惊叹望京地区的房价为何涨得如此之快。她觉得,首要之事是帮陈珂想办法。
“她建议我实在不行就先找个半年短租,等她当时的房屋合同到期之后,再和她一起合租。”陈珂说道。
“现在经验多了才想明白,中介其实就是压着时间,等到最后没时间了,他们说多少房租就只能是多少了。”陈珂心想,反正不过半年,房租贵点也无所谓,以后合租也就省回来了。
如今回想,这半年等同于忍耐。4300元的房租令她的生活变得不再轻松自在,对于之后的合租生活,陈珂满心期盼。
“这个新的中介要带人来看房,而那时距离房子到期还有将近一个月的时间。”陈珂告诉法治周末记者。
“更可气的是,还有未经同意就来敲门的看房人。”陈珂想起,那次大约是早上7点半,她便被仓促的敲门声叫醒了。由于自己住,也并未有约,谨慎起见,她没有出声,在防盗门的猫眼里目送着敲门人走掉。
据她回忆,当时门外有两个人,并没有穿着中介特有的服装。对方声称自己是来看房的,出于安全考虑,陈珂仍旧没有开门。
她再次拨通了中介的电话,明确地表示,如果还要继续以此方式看房,她便报警,并且告知中介自己次日就会搬家,搬完之后,才可以带人来看房。
对于收房人提出的要求,不管是否合理,陈珂都一一满足,像是“床下有浮尘、桌子有磨损”这样的理由,都可以成为收房人拒绝退还押金的借口。
经过了一遍遍的打扫、一次次的沟通,收房中介依旧不依不饶,不惜出言恐吓,甚至做出要动手打人的动作。
赵丽丽全程陪在陈珂旁边,最终无法忍受,打开了手机录像功能,告知对方如果再这样,便将视频发到网上去。如此,收房中介方才作罢。
办完交接手续后,陈珂要来了收房中介的公司编号。她想要投诉这名收房中介,然而打通该公司的客服热线后才得知,对方所给的编号是错误的,将其手机号码告知客服人员,才查出了真正的编号。
投诉后,经过漫长的等待,公司客服依旧没有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,也并没有给那名收房中介相应的处罚措施。
“水龙头漏水,马桶坏掉了,空调不制冷,还有卧室内的插头无法使用。”陈珂清楚明白地向负责此房出租的房屋中介反映了情况。
“细看之后才发现这房子太老了,可那时已经签了合同,后悔也没有用了。”陈珂表示,随着望京租房价格的不断上涨,当时又正好赶上每年6月到8月的租房高峰,因为价格相对较便宜,才选择租了下来。
而合租的好处是房租便宜。在合租之后,陈珂每月只需付2600元的房租,虽说条件相对差了点,可这样能省下近2000元的独居租金。
为了躲避租房高峰期的到来,已经颇具租房经验的陈珂,也开始了再次找房的征程。因为自己养了一条宠物狗,她决定寻找一室一厅。
“我从网上了解到,3月份的时候北京十日九政(连续十天内九次出台楼市调控政策),都在说房租会降,但为什么现实却不一样呢?”陈珂向法治周末记者表达了自己的疑问。
“现在的房租简直没天理。”陈珂抱怨道,如今在望京,随便找一个一居的老房子,就需要月租金5000元以上,而且没有电热水器厨房卫生间“不堪入目”,有的墙皮会脱落,装修也褪了颜色。
然而房子即便如此,这样的租金价位已经属于普遍了。“低于5000元的房子根本无法住人。”陈珂说道。
迫于无奈,陈珂决定不再租住望京区域的房子,她决定搬往周边地区。就这样,她陆续在附近看了近20套房子,都是“装修好一点的价格贵,便宜点的装修差”。
看房的过程一波三折,偶然间,陈珂在团结湖附近的一个小区里,找到了价位合适、装修尚佳的房源。房源属于另一家大型房地产经纪企业,中介给出的价位是4600元每月,并且可以直接约房东再次洽谈。
就在洽谈前夜,陈珂接到了此前联系过的另一家中介公司的中介电话。该中介同意将之前看的位于某地铁站附近的一套一居室,以4800元的价格租给她。
在陈珂看来,这间一居室装修不错、条件尚可,原本租金是5500元,由于价位过高而无人问津,中介便将此房降至5300元出租。又因房子空置太久,中介才同意将其以4800元每月的价格出租。
在找房前夕,陈珂曾经询问过一位曾经从事过房屋销售的朋友。该朋友告诉她,房租可以与中介讨价还价,一般情况下可以降低7%至8%的价格。
“起初,我还纳闷,不太敢相信那个地段、装修都不错的房子,会以4800元的价格出租。”保险起见,陈珂决定第二天再去核实一遍。
在中介的陪同下,她转天再次看房。除了一些小问题外,房子的整体感觉“还可以”,陈珂决定租下来。
然而,在签合同前夕,中介才告知陈珂,合同只能签十个月,因为明年4月底,房东与公司的租房协议就要到期了。
尽管陈珂对此并不满意,但找房子筋疲力尽的她,也实在无力去与中介再争论什么。签完合同,心里的石头算是落了地。
简单交涉之后,陈珂才明白,去年她和赵丽丽从中介手里租来的这个房子,其实是套二手房,更严格地来讲,是“三手房”。
“简单说来就是,房东将房子出租给甲之后,甲又以更高的价格出租给中介,而后,中介再抬高价租给我们。”住了一年才知道真相的陈珂很生气,不仅仅是因为被欺骗了,还有真正的房东带来的租房协议。
不出所料,电话的另一头一直在敷衍。中介声称,最终会给陈珂一个解决办法,却丝毫没有提房子的来源和真正的问题所在。
“好在是我已经找到了新的房子,不然只能睡大街了。”陈珂很生气,然而眼下急需她解决的事情还有很多新房和旧房都需要收拾。至于6月5日或者合同到期日6月11日等待她的究竟是什么,还未可知。
未经允许不得转载:黑料不打烊tttzzz入口官网|51今日大瓜 每日大赛往期内容|51吃瓜网官网入口|今日爆料hlw|吃瓜黑料在线观看 » 北京租房那些糟心事:床下有浮尘都成为拒退押金理由_租房中介